郑庄、汲黯始列为九卿,廉,内行脩絜。此两人中废,家贫,宾客益落。及居郡,卒后家无馀赀财。庄兄弟孙以庄故,至二千石六七人焉。
汲黯与人相很傲慢,不
郑庄使视决河,自请治行五日。上曰:“吾闻‘郑庄行,千里不赍粮’,请治行者何也?”然郑庄在朝,常趋和承意,不敢甚引当否。及晚节,汉征匈,招四夷,天下费多,财用益匮。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,多逋负。司
安为淮
太守,发其事,庄以此陷罪,赎为庶人。顷之,守长史。上以为老,以庄为汝南太守。数岁,以官卒。
河南矫制,自古称贤。淮南卧理,天伏焉。积薪兴叹,伉直愈
。郑庄推士,天下翕然。
势利,翟公怆旃。
郑庄以任侠自喜,脱张羽于戹,声闻梁楚之间。孝景时,为太舍人。每五日洗沐,常置驿
安诸郊,存诸故人,请谢宾客,夜以继日,至其明旦,常恐不遍。庄好黄老之言,其慕长者如恐不见。年少官薄,然其游知
皆其大父行,天下有名之士也。武帝立,庄稍迁为鲁中尉、济南太守、江都相,至九卿为右内史。以武安侯魏其时议,贬秩为詹事,迁为大农令。
太史公曰:夫以汲、郑之贤,有势则宾客十倍,无势则否,况众人乎!下邽翟公有言,始翟公为廷尉,宾客阗门;及废,门外可设雀罗。翟公复为廷尉,宾客往,翟公乃人署其门曰:“一死一生,乃知
情。一贫一富,乃知
态。一贵一贱,
情乃见。”汲、郑亦云,悲夫!
译文
郑当时者,字庄,陈人也。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;籍死,已而属汉。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,郑君独不奉诏。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,而逐郑君。郑君死孝文时。
庄为太史,诫门下:“客至,无贵贱无留门者。”执宾主之礼,以其贵下人。庄廉,又不治其产业,仰奉赐以给诸公。然其餽遗人,不过算。每朝,候上之间,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。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,诚有味其言之也,常引以为贤于己。未尝名吏,与官属言,若恐伤之。闻人之善言,
之上,唯恐后。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。
汲黯字长孺,濮县人。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
。到他已是第七代,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、大夫之职。*父亲保举,孝景帝时汲黯当了太
洗
,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。景帝死后,太
继位,任命他
谒者之官。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,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。他未到达东越,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,禀报说:“东越人相攻,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,不值得烦劳天
的使臣去过问。”河内郡发生了火灾,绵延烧及一千余
人家,皇上又派汲黯去视察。他回来报告说:“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,由于住房密集,火势便蔓延开去,不必多忧。我路过河南郡时,
见当地贫民饱受
旱灾害之苦,灾民多达万余家,有的竟至于父
相
,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,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,赈济当地灾民。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,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。”皇上认为汲黯贤良,免他无罪,调任为荥
县令。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,便称病辞官还乡。皇上闻讯,召汲黯朝任中大夫。由于屡次向皇上直言谏诤,他仍不得久留朝中,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。汲黯崇仰
家学说,治理官府和
理民事,喜好清静少事,把事情都
托自己挑选
的得力的郡丞和书史去办。他治理郡务,不过是督查下属
大原则行事罢了,并不苛求小节。他
弱多病,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
门。一年多的时间,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,人们都很称赞他。皇上得知后,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,比照九卿的待遇。他为政力求无为而治,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条文。
居数年,会更五铢钱,民多盗铸钱,楚地尤甚。上以为淮,楚地之郊,乃召拜黯为淮
太守。黯伏谢不受印,诏数彊予,然后奉诏。诏召见黯,黯为上泣曰:“臣自以为填沟壑,不复见陛下,不意陛下复收用之。臣常有狗
病,力不能任郡事,臣原为中郎,
禁闼,补过拾遗,臣之原也。”上曰:“君薄淮
邪?吾今召君矣。顾淮
吏民不相得,吾徒得君之重,卧而治之。”黯既辞行,过大行李息,曰:“黯弃居郡,不得与朝廷议也。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,诈足以饰非,务巧佞之语,辩数之辞,非肯正为天下言,专阿主意。主意所不
,因而毁之;主意所
,因而誉之。好兴事,舞文法,内怀诈以御主心,外挟贼吏以为威重。公列九卿,不早言之,公与之俱受其僇矣。”息畏汤,终不敢言。黯居郡如故治,淮
政清。后张汤果败,上闻黯与息言,抵息罪。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
。七岁而卒。
于是黯隐于田园。
卒后,上以黯故,官其弟汲仁至九卿,汲偃至诸侯相。黯姑姊
司
安亦少与黯为太
洗
。安文
巧善宦,官四至九卿,以河南太守卒。昆弟以安故,同时至二千石者十人。濮
段宏始事盖侯信,信任宏,宏亦再至九卿。然卫人仕者皆严惮汲黯,
其下。